项目背景
西安市文化和旅游局为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助力西安建设“中国演艺之都”,拟针对省内居民开发系列短程旅游产品,在全市范围发行“西安文化惠民卡”。
年票系统弊端
1. 无法线上直销
2. 管理系统缺失
3. 卡片容易消磁
4. 代理问题频发
5. 活动缺乏新意
6. 宣传链路不明
7. 省内远途用户少
客户需求
(1)游客窗口、网上办理购票
游客到达目的地旅游前可通过微信公众号购买年票/套票。游客到达目的地后,可通过代理点购买年票/套票。
(2)游客入园验证,确保本人
支持健康码、电子社保卡、第三代社保卡(实体卡)、年票系统电子门票通行,辅助人脸识别验证游客身份为办卡本人。
(3)云端平台,统一管理年票
系统端通过商业化云计算平台部署,保障系统稳定,避免机房停机维护。统一年票管理,数据集中储存。
(4)代售点年票线下分销
代售点采集用户信息,辅助完成用户实名认证,录入用户人脸或指纹数据。办理旅游年卡服务,对年票现有代售分销体系影响较小。
(5)景点通行及核验设备
通过硬件的适当改造、添加模块或整体替换,实现软件系统的硬件基础支撑。实现核验用户年票信息及生物信息后实现开闸通行。
丝路智慧方案
本次项目系统开发包括 “西安文化惠民卡”管理系统、“西安文化惠民卡”管理分销系统、惠民卡用户端/微信公众号,实现如下功能:
1、惠民卡用户端/微信公众号
(1) 游客端基于微信公众号,通过H5实现
(2) 游客端包括:轮播banner、公告资讯、剧场列表、演出场次、在线预订、在线支付
(3) 游客端包括:我的订单、我的惠民卡、我的余额、在线充值、退款
2、景区检票核验端
验票时可通过摄像头实时采集入园游客人脸信息,并与年票中所包含的人脸信息进行比对,保证为本人持票入场。景区验票系统包含在线(云端库)与离线(本地库)两种验票模式,可适应不同景区的网络环境。其中若采用健康码、社保卡、电子社保卡通行,必须具备联网条件。
3、“西安文化惠民卡”管理系统
(1) 运营发布剧场基本信息、发布资讯与公告信息、发布&编辑剧场演出场次
(2) 会员实现注册、登录;
(3) 惠民卡发放;(每次数量限制,采取抢购惠民卡方式)
(4) 惠民卡充值、补充金额隔离;存在退逻辑;
(5) 报表:运营报表与剧场商户报表
(6) 剧场预订时,采取实名制登记
(7) 演出场次预订,每个惠民卡用户最多4张,可通过惠民卡余额支付,也可以在线支付
(8) 演出场次预订,注册用户可实名制在线购买
(9) 演出门票购买后,生成电子兑票码,线下剧场核销、取兑门票
4、 剧场端APP方式呈现
(1) 2个主要功能:订单核销、报表查询
(2) 剧场线下可进行订单核销--取兑剧场纸质门票,由剧场根据自身业务确定
(3) 剧场可查看每日统计报表,显示门票收入
线下分销商户,可以使用商户端,可为本地居民、特殊人群等不同人群分类办理/续费年票。可查看销售记录,对账结算与管理库存。办理时采集人脸照片与身份证照片进行人脸比对,确保为本人办理。
项目部署
陕西文旅惠民卡可用于购买陕西文旅惠民平台内享受惠民补贴的文化演出和旅游景区门票。文旅惠民卡,以共享文化惠民政策、扩大文化消费需求为目标,是一项创新理念的文化惠民利民便民新举措,它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从文化惠民供给侧改革出发,实施的精准惠民新策。有利于打破票价天花板,并且将观看演出的选择权交给观众,将直接带动群众文化消费的热情,培育并激活演出市场。